粳米別稱大米、精米、硬米、白米、肥仔米等,是稻米中谷粒較短圓、黏性較強、脹性小的品種,我國各地均有栽培,以北方為多,有早、中、晚三收,即在六、七、八、九或十月收成熟果實,曬干,碾去皮殼用。實際上,粳米只是大米經(jīng)常被食用的一種,全世界有二分之一的人口以之作為主食,其粥有“世間第一補”之美稱。
粳米是什么米?
粳米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,種植歷史已有6900多年,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特產(chǎn)之一,主要產(chǎn)于中國東北。粳米比較粗短,煮的粥飯比較綿軟,常見的東北大米、珍珠米、江蘇圓米都屬于粳米。粳米煮粥具有養(yǎng)陰生津、除煩止渴、健牌胃、補中氣、固腸止瀉的功效,用粳米煮米粥時,浮在鍋面上的濃稠液體(俗稱米湯、粥油)具有補虛的功效,對于病后產(chǎn)后體弱的人有輔助療效,糙米比精自米更有營養(yǎng),能降低膽固醇,減少心臟病發(fā)作和中風的概率。
粳米和大米的區(qū)別
粳米是大米,大米分為粳米和秈米、糯米,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,米粒一般呈橢圓形或圓形。米粒豐滿肥厚,橫斷面近于圓形,長與寬之比小于2,顏色蠟白,呈透明或半透明,質(zhì)地硬而有韌性,煮后粘性油性均大,柔軟可口,但出飯率低。粳米根據(jù)收獲季節(jié),分為早粳米和晚粳米。
粳米的營養(yǎng)價值
1、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,有助胃腸蠕動,對胃病、便秘、痔瘡等療效很好。